疫情加速辦公SaaS領域小玩家退場。
雖然已經是2021年,但是新冠疫情并沒有因為人們進入新年而減輕,“英國變種”病毒的出現,讓很多人“團圓”的夢想再次泡湯。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遠程辦公正式成為人們默認的主流辦公方式,包括視頻會議、辦公SaaS軟件在內的辦公協同行業迎來了發展高峰。其中,主打視頻會議的Zoom上市后,因為疫情而來的大量需求,市值很快突破千億美元。
另一方面,辦公協同SaaS服務同樣因為疫情吸收大量用戶,不過,在這波罕見的“紅利”面前,巨頭的優勢相對于獨立公司表現得淋漓盡致。
2020年12月1日,Salesforce宣布將以27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lack。相比Slack此前的市值,本次收購價有較高上浮。收購宣布前,消息泄露,Slack股價在一周內上漲了近50%。
Salesforce是全球最大的線上營銷平臺,Slack是知名的線上辦公協作軟件。在宣布收購的聲明中,Salesforce聯合創始人兼CEOMarcBenioff表示,“兩家公司將共同塑造企業軟件的未來。”
過去幾年,企業軟件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2015年,Slack曾拒絕過微軟的收購邀約,試圖堅持獨立發展,并最終于2019年上市。但也就是在2019年,微軟旗下的同類產品Teams,在用戶體量上后來居上,超越Slack。
無獨有偶,在國內,飛書、WeLink、企業微信等辦公協同軟件同樣出自巨頭之手。在可預見的未來,遠程辦公依然會是人們的首選,而越來越激烈的辦公SaaS領域,巨頭為了市場份額和擴展功能,對中小玩家的擠壓和吞并,也將成為常見現象。
而從Slack被巨頭微軟擊敗,最終“賣身”另一巨頭Salesforce,即可看出辦公SaaS行業競爭的殘酷。
跌落神壇的SaaS獨角獸
成立于2014年的Slack,曾是辦公協作領域最著名的“獨角獸”。
它脫胎于一家游戲公司,最初只是公司內部為了方便溝通,開發的一個小軟件。后來,游戲做黃了,創始人StewartButterfield感覺辦公協作軟件是一個值得探索的領域,索性讓公司全面轉向辦公軟件開發。不久,Slack正式推出市場。
相比其他軟件,Slack最大的特點是“開放”。在基本通訊功能的基礎上,Slack開放了很多功能端口給第三方服務,希望借助第三方的服務的力量,為用戶提供更強大的功能、更靈活的服務。團隊成員不僅可以在Slack上用文字交流工作,還可以用Trello追蹤項目進度、分享Dropbox網盤文件……Slack具有一種“獨立氣質”,很多產品細節的設計都深得人心。
2014年,線上協作還是一個比較新潮的概念。當時愿意使用Slack的團隊,大多是科技、媒體等領域的一些小團隊、創業公司。它們想要探索線上辦公可能性,Slack的開放和靈活,恰好擊中了這一需求。
早期的成功,讓Slack輕松拿到了融資,在行業內聲名鵲起。推出僅一年半,Slack就收獲了100萬日活用戶,在企業軟件領域,這樣的冷啟動速度前無古人。正因為如此,Slack成為了巨頭們“圍獵”的目標。
2015年,微軟曾對Slack發出收購邀約,開出了80億美元的價碼,相比Slack最近一輪融資中26億的估值,上浮了3倍。但Slack還是想走獨立發展的道路。
另一方面,當時比爾·蓋茨親自對這項收購案提出了反對,認為不如拿這筆錢投資微軟自己旗下的通訊產品,比如Skype。最后,收購案告吹。
如其所愿,Slack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微軟也接受蓋茨的意見,開始著手開發自己的線上協作軟件。一年之后,Teams問世。
Teams成為了Slack最大的對手,它借鑒了不少Slack的設計思路,也具備很多類似的功能。在這一領域耕耘多年的微軟,更懂大部分企業的需求。特別是那些大企業,它們需求的關鍵不在于開放和靈活,而是長期的安全和穩定性。
針對這些需求,微軟在Teams里整合了更多企業安全功能,在Slack上,這些功能則需要手動接入。而且,很多大企業早已和微軟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自然更傾向于選擇微軟這樣的巨頭,而不是創業公司Slack。
最后,微軟還有強大的銷售推廣、服務以及技術支持團隊。微軟向客戶發起了猛烈的銷售攻勢,提供高度定制化的服務方案。此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微軟的銷售代表在游說客戶時,甚至提出可以幫用戶承擔上百萬美元的平臺遷移成本。
2019年,成立僅5年的Slack掛牌上市。這樣的發展速度在軟件領域已經非常驚人,但仍然改變不了它已經落后于微軟的現實。上市時,Slack有1000萬日活用戶。此后不久,微軟就宣布,Teams平臺日活用戶突破1300萬。
事實證明,比爾·蓋茨是對的。這是一場“正規軍”對上“游擊隊”的戰役,僅僅三年,微軟就實現了對Slack的彎道超車。
辦公SaaS的白熱化之戰
2020年3月,疫情剛剛席卷而來之時,Slack股價跌至17美元,創下歷史新低。相比剛上市時,市值縮水了一半以上。
Slack很好,但它只是一個相對小的軟件、工具。更多企業需要的,是比Slack要龐大、復雜得多的一套系統。在一些小的產品細節和心思上,微軟Teams可能不如Slack設計得那么精致巧妙,但它提供了一套更加“面面俱到”的服務。這正是大部分企業需要的。
疫情期間,線上辦公成為了“風口”。一夜之間,全世界幾乎所有企業都不得不將辦公室搬到線上。面對迅速擴大的市場,各家開始不計成本地投入,對這一領域發起飽和攻擊,搶奪份額。谷歌、微軟等巨頭間的競爭逐漸白熱化。
這是一次“短兵相接”。疫情擴大市場的同時,對各家服務提供商的執行力提出了極高要求,你必須針對市場的變化,迅速做出反應。微軟在企業領域的長期耕耘再次發揮了作用,它將Teams與旗下Office365服務捆綁在一起。很多已經采購Office的企業,可以直接免費使用Teams。
增長是驚人的。2020年10月,微軟宣布Teams日活用戶數已達到1.15億,相比半年前增長了50%。相比之下,Slack此前宣布的千萬級別的日活,只相當于Teams的零頭。
在最近一個季度的財報中,Slack宣布今年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39%。這樣的增長數據,在疫情期間,并不算理想。情況也反應在了股價上,相比Zoom等競爭對手市值成倍飆升,Slack股價僅在波動中有小幅上漲。
2020年7月,Slack向歐盟委員會遞交了一份抗議,表示微軟將Teams與Office捆綁在一起的做法,涉嫌不正當競爭。業內人士在評價兩家公司的沖突時表示,“以Slack這種創業公司的體量,想要對抗微軟這樣的,當今世界上坐擁資本最雄厚的公司,幾乎是天方夜譚。”
其實,很難說是微軟有意“打壓”了Slack。相反,是Slack將微軟的業務腹地,變成了自己故事的一部分。結果微軟挪一挪身子,就封堵了Slack成長的可能性。
Slack欠缺的東西有很多,但最大、最緊急的問題在于市場推廣資源。同樣在企業云服務領域創業的一名CEO,AaronLevie就表示:Slack輸給了微軟的“銷售”。因為優秀的產品設計,或許可以吸引員工,但大部分時候,選擇辦公軟件的權力根本不在員工手上。
這樣的邏輯下,幾乎每一個成功的企業產品,背后都必須有強大的銷售團隊。
最終的辦公巨頭之戰
Slack輸在“銷售”,而這正是Salesforce最擅長的事,畢竟這家公司的名字就叫“銷售能力”。
Salesforce的主要業務為企業提供一整套“客戶關系管理”(CRM)軟件,幫助企業改進營銷手段、分析數據、搭建電商和線上客服系統……任何一個面向消費者的企業,都是它的潛在客戶。
作為一家年收入160億美元的巨頭,Salesforce內部有完整成熟的銷售體系。這或許能幫助Slack實現此前沒做好的市場推廣工作。兩家公司的客戶群是高度重合的:Slack目前的企業客戶中,有90%都是Salesforce的客戶。
對Slack來說,只有利用巨頭的力量,才能對抗巨頭,委身Salesforce已經是相對最好的選擇。對Salesforce來說,收購Slack,則是為實現更大理想的一次“豪賭”。
多年以來,Salesforce一直在嘗試開發內部協作工具。2010年,它推出過一個私密社交網絡,Chatter,定位就是企業內部的線上協作軟件,但并沒有取得成功。2016年,它又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線上文檔協作工具Quip,也沒能帶來實質性改變?! alesforce的本行是將對外的營銷工作數字化。在此基礎上,它希望將這件事做得更徹底:將企業內部工作也數字化。
這次收購Slack,Salesforce將拿出相當于自身市值十分之一的現金和股票。收購完成之后,Salesforce希望將自己的對外銷售工具,整合進Slack的軟件中。將企業客戶對內對外的不同工作,全部融合進一個線上平臺。
兩家公司,都來到了它們命運的十字路口。合并之后,它們將共同對抗最大的競爭對手,微軟。目前,這項收購還需要得到Slack股東和監管機構的最后批準,預計將于2021年2月之前完成。
一場更大的戰役,正在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