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達達沖刺美股的關鍵階段,阿里巴巴又在即時配送領域落下一子。
今日,阿里方面表示,淘寶App已在全國16城率先上線“小時達”服務,北京、上海等多地消費者將刷新“分鐘級”新零售體驗。
據介紹,“小時達”頻道會在消費者使用淘寶App搜索商品時觸發。當消費者搜索特定商品之后,搜索結果頁將在醒目位置自動跳出“小時達”頻道入口,進入頻道后,消費者即可找到周邊能實現分鐘級配送的同款商品。
《電商報》獲悉,“小時達”頻道內的商品既有來自天貓超市,也有來自淘鮮達上的商超,同時頻道內還接入了餓了么上諸多超市、便利店的商品。
目前,“小時達”服務將率先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沈陽、南京、鄭州、合肥、上海、武漢、蘇州、重慶、廈門、深圳、天津這16個城市上線,其中北上廣蓉杭沈六地已實現主城區全覆蓋,預計年底將覆蓋至全國。
事實上,今年兩會期間,直播帶貨與即時配送就已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之一。業內普遍認為,即時物流配送網絡的建設,不僅支撐著疫情期間新零售的發展,也正在像高速公路、鐵路一樣,成為我國的新基建之一。
而從近期的行業動態中也能明顯看出,行業各玩家無一不想要在即時配送領域扎根立足。
在淘寶“小時達”服務上線之前,順豐上線了豐食平臺,進軍外賣領域;滴滴正式推出跑腿業務;哈啰出行近期有意入局同城物流市場,開始內測“哈啰快送”業務;美團擴展了商品范圍邊界,宣稱“萬物到家”。
達達方面則開始沖刺“即時零售第一股”。5月13日,達達集團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遞交招股文件,計劃以“DADA”為證券代碼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除此之外,阿里方面還于今年3月全資收購即時物流創始者“點我達”,通過眾包模式實現點對點配送。而基于自身業務體系,阿里還擁有蜂鳥、盒馬、天貓等物流體系,多種組合方式布局配送領域,意味著已逐漸將商家、平臺、騎手三方打通,具備更多生態聯動作用。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除了疫情的影響,與近年普及的新零售本地化趨勢也密切相關。
眾所周知,本地化是新零售的核心場景,并不是說產品本地化,而是指消費服務本地化。這也就意味著,消費者在本地就能夠得到想要的產品與服務,而不用因為它們從異地過來再等待一定的時間。人們想要的商品可以在當地最近的門店進行配送,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收到貨。
另一方面,網購市場“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運力需求也擴展了即時配送的應用場景。在“雙十一”、“618”等購物節期間,龐大的訂單量使得物流快遞公司面臨倉儲和配送的巨大壓力。
而即時配送行業的騎手時間靈活,調度更方便,在爆單時期能夠成為物流快遞公司的良好運力補充,減少商家在物流方面所需承擔的成本。這也是即時配送成為新零售領域里的新基建原因之一。
目前來看,無論是淘寶上線“小時達”服務或是達達籌謀上市,都顯現出新零售本地化的進程正在加速,在未來還會進一步推動本地即時配送市場規模的增長。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大背景是,即時配送賽道早已涌入太多競爭者,能否真正成為下一個風口仍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