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北京舉行了記者溝通會,介紹了今年兩會他帶來的七條建議。建議內容涉及發展數字經濟、數字文化產業全球競爭、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打造粵港澳科技灣區、深圳加快國際科技及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等熱點問題。
其中,馬化騰對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建議作介紹的時候,特別提到:“我相信這是所有人都會關注的,這已不僅是互聯網產業、而是所有民生領域都會遇到的問題。”
關注個人信息保護,安全問題從技術角度都可以解決
在記者會上,馬化騰以“守護者計劃”為例,回顧了騰訊為個人信息保護做出的各類努力,包括與運營商合作推出“鷹眼”反電信詐騙系統、跟聯通合作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可能上當受騙用戶進行提醒、利用基于LBS大數據開發的“麒麟系統”抓捕偽基站。
馬化騰還指出了個人信息在大數據里面匯集的潛在風險。“我們了解到很多互聯網企業的數據被盜之后,用戶在各家網站或者各家企業的密碼其實是差不多的(可能30%、40%都是一樣的),是很容易撞庫撞出來,可能一家被盜就全部牽連了。所以說,這個事情是整個行業都要共同面對的一個問題,因此大家會在這方面會比較謹慎、保守也是很自然可以理解的。”
可見,個人信息保護的責任,需要各家企業共同來承擔。責任重大,但依然有解決之道。馬化騰進一步強調,“安全問題從技術角度都可以解決”。
為此,騰訊建立了七大安全實驗室,匯聚國際最頂尖的七大“白帽黑客”,專注安全技術研究及安全攻防體系搭建。“業界的這些非常有名的這種安全領域的專家,我們都不惜代價把他們請過來,構建我們這方面的力量。包括在國際上的這種安全攻防戰,我們都拿了大獎,這個團隊的實力還是很強的。”
云生態、合作伙伴的數據安全,和騰訊自身是一體的
馬化騰指出,數據安全是一體的,希望行業不要將安全當做盈利的工具或威懾的武器,要以更長遠的健康發展角度來看待數據安全問題。為此,騰訊已率先對其安全積累向行業進行了開放。
以云生態為例,騰訊建立的云鼎實驗室便是重點關注騰訊云安全體系建設、保障騰訊云上安全環境的頂尖安全團隊。
在基礎安全方面,騰訊云提供了一整套成熟的網絡安全架構,包括防火墻、分布式防護、入侵防御、web應用防護等多重防護機制,應對互聯網的各種威脅。在業務安全方面,騰訊云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能力用在了安全上,針對移動應用、金融、電商、直播、游戲等業務領域,騰訊云都有專門的方案進行應對。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作為連接器,安全上也借助生態合作,和安全行業的合作伙伴一起,通過云計算為用戶提供更多安全能力的支持。騰訊云已聯合綠盟、啟明星辰、亞信安全、IBM、賽門鐵克、天融信、深信服等安全企業,建立起“云安全服務聯盟”,并與國際安全廠商Radware達成全面戰略合作。
作為民生問題的個人信息保護,責任在全行業。只要將數據安全看成是一個體系,將各方技術力量進行融合,安全問題將可以得到更好的解決。